东北特钢银行授信敞口440多亿 大股东是辽宁国资委
东北特钢破产重整中,授信敞口440多亿
“到目前为止,东北特钢目前的银行授信敞口为440多亿元,大连辖区银行的授信敞口量是221亿元。”大连银监局副局长张兆君在5月4日的银行业例行发布会上披露,大连辖区内,多数银行业机构已经将东北特钢的授信纳入到不良贷款进行管理。
张兆君一行是为介绍大连市债委会工作的经验而来。张兆君表示,在处置东北特钢的风险过程中,大连银行业债委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反应及时、行动统一、向相关部门反映诉求得体、目前对东北特钢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维护有力。
据工商银行大连分行副行长姚春和介绍,为防范东北特钢互相担保企业大化集团的债务风险,银企通过债委会与多方沟通,对相关国有企业原有的担保进行了替换,以防范风险。
银监会日前在《关于进一步排查企业互联互保贷款风险隐患的通知》(下称“52号文”)中,指出对风险已经暴露的企业客户,各银监局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债委会机制,统筹规划、一致行动,切实防止因个别机构“单兵突击”而加速风险暴露、提前引爆风险点的现象。
52号文开篇点名山东和辽宁问题,张兆君介绍,大连银监局已按照52号文的要求,对“担保圈”贷款情况进行排查检查,发现辖区内“担保圈”风险问题存在,但风险可控。将根据风险排查检查结果,进一步安排监管工作。
东北特钢债务进展
东北特钢集团自2021-03-03起连续出现债券违约。仅2016年9月,即累计9次债务违约,违约金额达58亿元。东北特钢遭遇了严重的债务危机。此前新华社报道称,截止2021-03-03,东北特钢及旗下大连特钢、大连高合金棒线材三家企业共接受债权申报约700亿元。
大连银监局副局长张兆君披露,东北特钢目前的银行授信敞口是440多亿元,其中大连辖区银行的授信敞口量是221亿元。在风险认定上,大连辖区内多数银行业机构已经将东北特钢的授信纳入到不良贷款进行管理。
“东北特钢有些特殊,它虽然坐落在大连,但管理权限在辽宁省里。”张兆君还表示。
东北特钢是北方地区最大的特钢企业,其控股大股东是辽宁省国资委,辽宁省国资委直接持有东北特钢46.11%的股权,通过其全资控股公司辽宁物产集团持股22.68%。另外两大股东是东方资产(16.67%)和黑龙江国资委(14.52%)。
根据东北特钢旗下上市的子公司抚顺特钢(600399.SH)的公告,2021-03-03,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东北特钢集团及旗下子公司大连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和大连高合金棒线材有限责任公司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并指定企业破产清算组为重整管理人。按照《企业破产法》,重组草案原应于6个月内披露。
2021-03-03晚间,抚顺特钢公告称,由于意向重整投资人属于大型国企,决策严谨、程序规范,东北特钢的重整投资方案草案将延期至5月10日提交。东北特钢重整的债权审查、审计和资产评估等基础工作已基本完成,意向重整投资人也已基本完成必要调查。而该意向投资人,尚未有披露。
建立债委会防风险
大型企业债务风险由于金额大、影响范围广、处理难度高,成为影响地区经济安全和金融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推动债权银行共同为企业脱困,2016年初,银监会提出建立银行业债权人委员会(下称“债委会”)制度。
2016年9月份,银监会正式印发《关于做好银行业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债委会是由债务规模较大的困难企业3家以上债权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成立的协商性、自律性、临时性组织。债委会要按照 “一企一策”的方针集体研究增贷、稳贷、减贷、重组等措施,有序开展债务重组、资产保全等相关工作。
大连银监局指导大连市银行业协会,建立了债委会工作机制。截至4月30日,大连银行业对表内外授信余额5亿元以上、涉及债权银行3家以上的客户,组建债委会116个,覆盖3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及大型企业83家,涵盖33个行业,表内外业务余额5283.26亿元,占辖区内对公业务余额的41.37%。
根据能否正常还本付息、企业财务指标、经营管理状况、风险暴露情况等,将企业划分为正常类、关注类和风险类三类,每半年认定一次。截至2017年4月末,全辖116个债委会中,96个企业为正常类,涉及表内外余额4574.79亿元;9个为关注类,涉及表内外月274.21亿元;11个企业为风险类,涉及表内外余额434.26亿元。
针对大额授信风险,大连银行业债委会总结了七种模式,分别是:稳贷续贷,担保置换,引进战投,政府求助,破产重组,去杠杆和降成本,以及内部驱动。
东北特钢事件牵涉到关联担保企业。工商银行大连分行是东北特钢互保企业大连大化集团的债权人。大化集团是全国化工百强,大连国有企业,其与东北特钢互相担保,东北特钢违约,对其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对东北特钢的担保会否延伸;二是东北特钢为其进行的担保贷款到期如何续贷。
据工商银行大连分行副行长姚春和介绍,在大化集团的处理过程中,通过大连银行债委会平台,银行与企业加强了与政府、与国资委的沟通对话,后续政府协调,通过相关国有企业对于原有的担保进行了替换,以帮助提前防范风险。
(《财经》记者 龚奕洁/文 杨秀红/编辑)
相关文章
姚振华与宝能的造车梦:千亿资本开路 野蛮人能否后来居上?
2015年,“万宝之争”中姚振华与其宝能系一战成名,从此被贴上“野蛮人”的标签。如今在这个“全民造车”的时代,又岂会少了“野蛮人”的身影。早...
达能考虑减持蒙牛股份,蒙牛回应:公司业务和战略不受影响
蒙牛乳业3月1日发布公告称,达能亚洲有限公司(简称“达能”)通过中粮乳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粮乳业投资”)间接持有的蒙牛乳业权益将转换为直...
洋紫荆分红超过募资额 安全生产、产能利用面临挑战
近日,叶氏化工集团欲分拆洋紫荆至A股创业板上市。报告期内,洋紫荆累计现金分红超过此次募资总金额引发关注。此外,大举扩产下新增产能的消化能力是...
贝因美二股东亏损20亿离场 被列入"成长性最弱"乳企
高管离职、市值蒸发、股东减持、收监管函,2021年伊始,贝因美的消息面依然高潮迭起。而另一方面,公司因市占率下滑,被前瞻研究院划入成长性最弱...
温氏股份“掉队”:去年净利近乎腰斩 四季度亏损8亿
近日,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温氏股份”)发布公告称,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749.35亿元,同比增长2.45%;实现归母净利润74...
小霸王文化发展涉嫌非法集资,曾因破产重组引关注
2021-03-03,广东省中山市公安局官微发布关于小霸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公告表示,近期,中山市公安局陆续接群众报案...
碳中和有望成两会热点 碳捕捉技术站上减碳“风口”
据报道,即将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多个民主党派拟提交碳达峰相关提案。仅农工党中央就有《关于奋力推动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提案》等3...
调整动摇军心 好时中国交出“最差”年度成绩单
好时调整运营模式,导致员工士气受到影响,终端销售额下滑。但好时中国业绩下滑最根本的问题是定位不准,高不成低不就,加之内部管理问题频出,且行业...
糖果市场寒冬持续:雅客“哑火”,各品牌仍在摸索
近日, 徐福记推出了坚果产品,以带动糖果的销售。马大姐推出了定量装产品扩充产品版图,并以牛轧糖DIY模式链接消费者。金丝猴在春节失声,雅客虽...
三年合计亏损超亿元 奈雪的茶欲借IPO加速开新店
作为现制茶饮产品平均售价最贵的品牌,奈雪的茶近三年订单数量逐渐下降,净利润连续亏损,至今仍未实现盈利。与此同时,奈雪的茶还在以招募合伙人、上...
时代天使争夺“牙科隐形矫正第一股”暗藏隐忧
从零开始,五年试错,七年积淀,2016年至2018年收入逐年倍增,2020年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逾四成——在外界看来业绩亮丽、发展迅猛的时代天使...
李子园2.8亿“逆势”扩产:增速放缓、产能利用率下滑
李子园主打中低端产品,主要市场为地级市的县乡市场,近年来大型乳品企业不断下沉,市面上产品同质化严重,挤占李子园的市场份额。在此情况下,若不是...
通用汽车高管:全球汽车“缺芯”最严峻的时期已过去
美东时间周三下午,通用汽车首席财务官保罗·雅各布森(Paul Jacobson)在沃尔夫研究(Wolfe Research)会议上表示,全球...
节后多条热门航线机票价格“跳水” 与硬座票价相当
牛年春节过后,机票价格依然保持低位。2至3月份,一些热门航线的机票1折起,部分国内热门航线机票跌成“白菜价”,价格与火车硬座票价格相当。...